我国会研制垂直起降战机吗?这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话题,现在可能真的要盼到了。最近网上曝光一张图片,显示一架非常类似F-35B的“战机”正在进行“垂直起降测试”,连偏转的喷管都清晰可见。当然,这个“战机”目前还只是一个模型,而且体型可能还不大,所谓的“垂直起降”也只是绑着红色的配重进行测试。
不过不要因为如此就觉得它只是小孩子的玩具,实际上,这是601所预研垂直起降战机的飞控航模,着重测试基于L1自适应推力矢量型V/STOL飞行器增稳控制,以及推力矢量型V/STOL飞行器动态过渡过程的操纵策略优化,和推力矢量型V/STOL飞行器短距降落控制策略设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实打实向真正的垂直起降战机迈进。
垂直战机矢量喷口的研究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到前不久试飞成功的南开大学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这个由该校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项目,虽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外界认为它也是为垂直起降战机的飞控而进行的预研。
南开大学的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
从南开大学到601所,国内多家单位突然曝光垂直起降飞控预研项目,显然不是偶然的,说明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可能有大动作了,技术积累已经到一定程度了。众所周知,垂直起降战机最难的,除了喷管可偏转的矢量发动机之外,就是飞控了。
垂直起降战机的飞控,甚至比发动机还难
而我国虽然曾经有过“四号任务”,并且还可能从俄罗斯获取了雅克141发动机的部分技术,但研制真正的垂直起降战机,基础差不多还是零,因此先选择用航模级别的飞行器来验证相关的飞控技术,然后再逐步放大,显然是十分明智的。
雅克141算我们的基础吗?算不上
而且即使相关的技术放大之后,首先应用的可能也是无人机。另外,我们还要扩展对垂直起降战机的概念范围,“海鹞”、AV-8B、F-35B、雅克36/38、雅克141显然是垂直起降战机,但是V-22“鱼鹰”能不能发展成垂直起降战机呢?
或者说偏转翼机和垂直起降战机有共同之处吗?
实际上,我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就曾经推出过一款偏转翼垂直起降战机的模型,气泡型单人座舱、大型雷达罩一应俱全,还带隐身能力,正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通往罗马的道路又不止一条。当然,这种所谓的“垂直起降战机”,你肯定不能指望它的超音速飞行能力了,但是配备在两栖攻击舰上,超音速飞行的舞台并不大。
602所得偏转翼垂直起降战机方案
不管怎样,垂直起降战斗机作为一个大类,我国是肯定不能缺席的,现在没有这个需求,不代表将来也没有,国内没有这个需求,不代表出口产品也不需要。比如现在的075,一旦出口将会面临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没有垂直起降战机的选项,而国外用户购买两栖攻击舰,一般都是用来当航母的,没有垂直起降战机,相比西方产品,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少了。
雅克141的偏转喷口